增程车“电池衰减”更严重,不少人后悔了:且原因,还不限于这点

远邦人家 2025-06-22 3769人围观

买了增程车的朋友最近挺闹心。

本来图它充电加油两方便,结果开个三两年,纯电续航咔咔往下掉。

有车主吐槽,标称188公里的车,现在充满电硬是跑不到120公里,这缩水幅度比手机电池还狠。

去4S店检测,人家说健康度还剩75%,没到免费换的标准——你说憋屈不憋屈?

仔细琢磨,这事儿真不意外。

增程车那块电池本来就不大,普遍二三十度电,纯电车起码五六十度电打底。

同样的路程,增程车电池得反复充放电三四次,纯电车一次就够。

就像个小身板天天扛大包,哪能经得住折腾?

更别说急加速爬坡的时候,电池得玩命放电,充电时又赶时间猛充,一来二去电池老化能不快吗?

还有个坑藏在散热系统里。

增程车为省重量,散热设计往往偷工减料。

夏天快充或者连续跑长途,电池温度一上来,内部化学反应就失控。

再加上多数增程车用三元锂电池,低温掉电快,高温衰减猛,哪头都不讨好。

车主们发现,越是赶时间用快充,电池掉健康度越肉眼可见,修起来还死贵。

实际用车更是糟心。

纯电续航短,上班通勤都得一天一充。

想加油省事吧,发动机一启动,噪音大得让人心烦,油耗还不低。

天天在“充电浪费时间,烧油心疼油钱”之间来回拉扯,最后彻底搞崩心态。

难怪有人开半年就后悔,说当初不如直接买长续航版或者纯电车。

说到底,电池衰减快只是表象。

小电池扛大活、散热跟不上、材料先天不足,再加上用车场景的硬伤,整套系统都在加速电池报废。

厂家宣传的“双保险”优势,开两年全变成双倍焦虑。

现在再看当初的选择,不少车主只能摇头叹气——这学费交得,真肉疼。